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高晓声受难生涯的五个时期(7)

来源: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7-08 05:2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高老师他们住的是一户房主不在家的平房,虽有灶而年久不用,老师们自开伙仓,高晓声就自告奋勇修复灶头。平常农家的灶头灶膛大,锅子离火远,火力

高老师他们住的是一户房主不在家的平房,虽有灶而年久不用,老师们自开伙仓,高晓声就自告奋勇修复灶头。平常农家的灶头灶膛大,锅子离火远,火力散,浪费大,他就在灶底加一个通风炉膛,灶膛面积很小,离锅底近,烧火时火力集中,要比普通灶省柴一半多。他自制的煤球炉也与众不同,特别省煤。?

冯申正说,姚家头村是一个很大的自然村,有三个生产队,队里的“社员”不少人是高晓声这拨人教过的学生。高晓声能把传统的灶头改造得很省柴,这在当时的农村是了不得的事。因为那时的农村,是既缺粮也少柴的。于是家家都请高晓声去改灶。当然不能付报酬。高晓声也绝不敢收报酬。但农民们也不能让高晓声白白付出智慧和体力,灶改好,总要留高晓声吃顿饭。甚至“直到现在,姚家头年岁大的农民还念念不忘高晓声改灶的事情”。

冯申正说的在姚家头村改灶,应该改的是柴灶。高明声口述、吕芹龙整理的《二十二年的艰难岁月》里,则说高晓声替别人改煤球灶。高明声说,当时农村燃料十分紧张,农民普遍以煤球炉灶烧菜煮饭。农民原先用的炉子生火难、火力慢,高晓声通过研究,发明了一种生火容易、火力快、能省煤的炉子。于是,梧岗村家家请高晓声去改造煤球灶,“几乎全村老百姓都使用了高晓声煤球灶,所以三年后他离开该村重返中学去时,广大村民舍不得让他走”?。

高晓声在散文《土结疙瘩》中,也说自己发明的是煤球灶。“土结”是常州一带的土话。把烂泥踏得烂熟,加入一定比例的麦芒、稻壳或者碎稻草,然后灌进木制的模具,做成泥块。晒干后就成了土结。土结可以做建筑材料,特别是砌灶的好材料。高晓声说,1960年,“大跃进的高潮已退,尾声一派萧寂”。农民想养鸡都买不到种,他便自告奋勇替生产队建孵房。依常理,孵房里至少要有一只衣橱大小的保温箱。保温箱通常用一寸多厚的杉木板做壁,才能既不变形又能保温。但经过了大跃进,生产队“这点木材死了人也拿不出来”。无奈之下,高晓声想到了土结。他用土结砌保温箱箱壁,“结果奇好,温度达到标准以后,即使短时间不加热,也始终保持在允许浮动的范围之内”。原来土结的保温性能比杉木板好。此事让高晓声对土结另眼相看。那时农民不但只能烧煤,而且只能烧黑市煤。为了让炉子能省煤,高晓声模仿煤油灯罩的样子制作煤炉的炉心,以便让煤球完全燃烧。而这炉心就是用土结做成。高晓声将六块土结雕刻后做成一个炉心。他说:

1968年到1970年间武进县三河口中学有一批教师受害,被揪出来押在附近梧岗大队第五生产队劳动。其中有我,并且当“火头军”。我就砌了那么一具灶。通常五六个人用餐,夏天每天烧煤三斤左右,冬天不到五斤。社员看到了,几乎家家央我替他们砌煤灶。我自然尽力而为。一天砌一具,挺轻松。主人高兴,都请我吃酒,但是关了大门,生怕被人晓得。我吃得很实惠,但是“不”光彩。

我一直觉得有趣,试想那大门究竟把谁关在外面了呢??

在《我的简史》中,高晓声也说:

1968年冬到1970年元旦,一直押在三河口梧岗五队劳改。我有一手砌经济煤球灶的本领,为各户社员服务,能省煤不少,社员高兴,家家请我吃酒,只是有我的身份,所以那酒都是关了大门吃的,我一面开怀痛饮,一面看着那闩门,细想究竟是谁被关在群众的门外了?自有一种感悟。?

第四个时期:1970—1972年

这一时期,高晓声从梧岗村回到了三河口中学,仍然有着教师身份,但不能从事教学工作,只能在学校做杂役。这几年,高晓声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第二次结婚。

在《我的简史》里,高晓声说:“1970年回校也不让上课,还没有定性呢!我就在校做杂工,大约一年后,当地修建站忽然奇怪学校一直没有请过瓦木工,查问是怎么回事,才知道全由我包了。”又说:“做杂工期间,有空就去学校和公社合办的农用微生物厂去帮忙,帮着帮着我就学得挺地道”?。

在散文《吹菌记》里,高晓声也说:“1970年春天,我奉命从劳改所在地回到原先任教的三河口中学,不让我上课,叫我同几位还未定性的人在一起干杂活,继续批斗,等待量刑。”而心灵手巧的高晓声则把学校的木工瓦工一类活计全做了,并且毫不觉得费力。高晓声在《吹菌记》中回忆此事时,还十分自豪:“我这才崭露头角。我不想吹牛,我的身体不健。平常时候,谁都能一眼看出来,决不是装腔;但是,一旦工具在手,就会变得活泼生动。所以,光是学校那么点瓦木工活,实在不算什么。本来,‘行有余力,则以学问’;但这种教诲已随着孔老二一起打倒,我也不想花时间去捧那劳什子的书本。”?所谓“崭露头角”,就是擅长瓦木工一类活计为人所知。一个作家,一个知识分子,一个语文老师,却把乡村匠人的各种技艺做得颇为地道,实在让人称奇。通常,一个人要学会一门可以糊口的手艺,需要拜师,跟着师傅至少学三年;三年满师后,还要跟着师傅做几年,才能独立接活。高晓声并未拜师学过任何一门手艺,却能样样手艺拿起来就能干,干起来就很专业,只能说脖子上的那脑袋,实在非同一般。

文章来源:《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shgagdzkxxxb.cn/qikandaodu/2021/0708/770.html



上一篇:闻汛而动他迅速驰援抗洪一线
下一篇:明德中学小白屋的回忆

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投稿 |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|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版面费 |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论文发表 |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