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高晓声受难生涯的五个时期(9)

来源: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7-08 05:2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1991年,高晓声向钱素贞提出离婚,钱素贞不同意,高晓声便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。在起诉书中,高晓声说:“婚姻没有建立在彼此相爱的基础上。我因长

1991年,高晓声向钱素贞提出离婚,钱素贞不同意,高晓声便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。在起诉书中,高晓声说:“婚姻没有建立在彼此相爱的基础上。我因长期受冤,非常孤独。在‘文革’初期又受凌辱,很失望、消沉,只希望能有个孩子,才在1972年春节经人介绍同钱素贞结婚。钱素贞71年丧夫,带着三个女孩无法过日子,才同我结婚,条件就是要我负担和抚养孩子。”从这里可知,高晓声再婚是1972年春节期间。而高晓声再婚的目的之一,是希望有个自己的孩子。至于为什么希望有自己的孩子,不外两个原因,一是养儿防老,二是传宗接代。在起诉书,高晓声又说:“婚后钱素贞生了一个男孩,我也负责抚养了她带来的三个女孩(其中老二来得较晚),日子过得也还平安。当时生活困难,两个人的精力都耗费在柴、米、油、盐……方面,掩盖了素质上的差异和感情上的别扭。”?钱素贞三个女儿中的老二,应该是与高晓声结婚前就送给别人了,后来在别人家生活得不好,才又回到母亲身边,所以高晓声说“来得较晚”。

高晓声此时身份是三河口中学教师,月薪四十四元五角。再婚前,家中是父亲、继母和自己三口人。在那个年代的乡村,四十多元支撑三口之家,是并不特别艰难的。但再婚后,三口之家就变成八口之家了,当然就艰难了许多。好多篇文章都说到了高晓声再婚后经济上的窘迫。四个孩子、两个老人,当时在农村,这样的家庭必定是极其缺粮的。高明声口述的《二十二年的艰难岁月》中说,高晓声的家庭,算超支户,也叫困难户,也就是高晓声小说《“漏斗户”主》中所谓的“漏斗户”。高明声说:“每到夏秋二季分配,有劳动力和养猪肥料投入多的人家都是分粮分钱忙,而他家就只能借钱借粮发愁了。”因为没有工分,到年底总是连基本口粮都拿不到,有时只能靠亲族们帮助,才能得到一点下锅的米。“平时他家吃的东西,一日三餐不是元麦糊粥,就是菜糊粥、红薯、葫萝卜、元麦粉等杂粮当主粮,其难得吃顿饭还是菜饭多,很少吃到白米饭。”?

高晓声表弟杨显祖在《我的表兄高晓声》中透露了几件令人感叹的事。杨显祖说:“为了便于理解他当年所处的困境,举个例子来说,先从我二姐说起。我二姐家在三河口鸣墱上,离晓声家董墅约五六里远。由于三年自然灾害,我二姐夫身体比较虚弱,在一次罱河泥时,不慎滑了一跤,跌成颈椎骨折,当场死亡,遗下我二姐带着四个孩子艰难度日。看看孩子们逐渐长大,原有的祖传旧屋容纳不下了,亲友们又力所能及地伸出援手,帮助翻造新屋。晓声闻讯后,还来向我二姐讨要一些石灰回去应急。我二姐面情难却,满口答应,晓声便用小船划了一船回去。想必是遇上了屋漏墙塌之类难题了。只有亲历过穷日子的人才会深深体会到穷的无奈。我二姐从不声张,直到若干年后,我们才听说此事,不胜唏嘘。”这事儿应该发生在高晓声再婚后。杨显祖还说:“有人说高晓声把厅堂内桁条拆下来去卖,确有其事。不过不是直接出卖桁条,桁条作为原料不值钱。而是把它加工成桌子板凳再出售。说明他是费了一番功夫。”?

这几件事,说明高晓声在那些年里经济上真是窘迫到极点,常常有走投无路之感。还有其他几人也说过高晓声拆下桁条打成家具出卖之事。冯申正在《忆老师高晓声》中说:“高晓声一家六口(引按:这是指刚再婚时的人口,其时钱素贞的二女儿尚未过来,儿子也未降生),靠他降级后每月44.5元的工资收入根本不能养家糊口,家中好卖的东西都变卖了还捉襟见肘、入不敷出,只好想尽一切办法来疗饥驱饿,什么箱柜、大柜、五斗橱、梳妆台、太师椅等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养家,最后把两间房子的前后沿桁条拿下来打成家具变卖,高晓声因肺病动过大手术,重活不能做,便捉鱼捞虾、做竹篮、扎扫帚、养肉猪。想不到当年的大作家带着‘右派’分子的帽子,拖着病体竟生活在最底层。连他自己都讲‘穷得连破鞋都要捡了’。”?

高明声口述的《二十二年的艰难岁月》把此事说得更具体。在高晓声被逼得无法可想时,“他找我商量,拿出一个‘急’办法,于是将现有老房子上的好木料、好木板全部拆下来,换上廉价的水泥制品和市场上旧棺材木料,把好木料都换下来,请木匠师傅制造了新的家具,以‘偷梁换柱’的办法,总算搞到了一笔收入,解决了当年上交口粮款的困难。现在回想起这件事,高晓声确实是一个聪明的人,真有才能。他很了解当时社会现状和群众的经济需求,因为那时木材很紧张,都是供销社的计划物资,所以市场上很难买到家具,他这一招,脑筋够用,生财有道,我很佩服。”?

文章来源:《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shgagdzkxxxb.cn/qikandaodu/2021/0708/770.html



上一篇:闻汛而动他迅速驰援抗洪一线
下一篇:明德中学小白屋的回忆

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投稿 |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|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版面费 |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论文发表 |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